發布時間:2023-10-13 08:52 文字大?。? [ 大 中 小 ] 瀏覽次數:
初秋的梅梁湖景致秀麗,繁茂的水草在通透水面下隨波擺動,這是記者昨天在梅梁湖東岸見到的一幕。5年來,從6萬平方米到84.5萬平方米,從試驗區到示范區,太湖梅梁湖開放水域經人工種植水草打造的“水下森林”郁郁蔥蔥,切實抑制了藍藻、凈化了水質。
當天,記者隨“種草”專家泛舟梅梁湖白旄村沿岸。放眼望去,湖灣被生態網膜和魚籪“切割”成數個網格,外圍鋪設擋藻消浪的生態竹排,精心“呵護”水草生長環境。低頭“綠草茵茵”,各類水生植物高低錯落。“苦草愛搶地盤,一個夏季就蔓延一片,葉子像羽毛的是狐尾藻……”項目人員李王鑫如數家珍,說水草在生長中會吸收藍藻喜食的“營養鹽”,通過競爭相互遏制,不但減少氮磷還能覆蓋底泥、減少魚類對泥土擾動。他將水質監測儀投入湖中,數據顯示區域內湖體總磷濃度比梅梁湖湖心低20%左右。很難想象,眼前水體透明度達80厘米、水生植物覆蓋率達67%的湖灣,不久前還是一個清淤堆場。
種植水草“鎖”住底泥中的磷,不失為太湖“休養生息”的有效途徑。“過去,梅梁湖一帶水草少得可憐,湖水渾濁發綠,還不時飄著陣陣臭味。”市環保集團技術研發部部長陸紹云介紹,我市2018年在梅梁湖吳塘門6萬平方米水域內栽下“第一棵苗”,主要水質指標較外太湖明顯改善。隨著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推進,梅梁湖東岸、北岸、西岸又分別選取白旄村、錦園和檀溪村三個湖灣,將“草場”擴大至84.5萬平方米。
三處湖灣自然條件各異,水草種植難點和選材也有不同。46.4萬平方米白旄村湖灣示范區是淤泥固化后外運留下的,需投放苦草等水生植物和螺蚌等底棲動物,推動湖體從“濁水態”變為“清水態”;10.6萬平方米錦園湖灣示范區緊鄰黿頭渚,受航道、入湖河道、游船等因素干擾,易導致藻類富集,需增擴河口淺灘濕地并布設多道圍隔,種植狐尾藻等抗沖擊力強的沉水植物;27.5萬平方米檀溪村湖灣示范區位于春夏季迎風面,是典型藻型湖泊生態系統,梳理過原有水陸交錯帶挺水植物后,選擇了菱角等浮葉植物搭配眼子菜等高大沉水植物,搭建出“動態平衡”的草型生態系統。
水域透明度、水生植物覆蓋率、水體自凈能力均大幅提升——梅梁湖“種”出一片生態綠,為新一輪治太提供了良好借鑒。隨著進入兩年維護期,工程人員需每天巡湖及時收割水草。示范區內還設置了80個水質監測點,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第三方開展持續跟蹤,久久為功守護一湖碧水。
來源:無錫日報